超微量分光光度计作为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常规仪器,在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最主要的功能是核酸和蛋白质的测定,尤其比色法测蛋白,会出现不同方法所得到的检测结果不相一致的现象。下面我们一起来盘一盘那些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蛋白质的相关问题。
超微量分光光度计作为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常规仪器,在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最主要的功能是核酸和蛋白质的测定,尤其比色法测蛋白,会出现不同方法所得到的检测结果不相一致的现象。下面我们一起来盘一盘那些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蛋白质的相关问题。
一、直接法测试蛋白质时,发现读数漂移
Warburg公式吸光值换算成浓度,乘以一定的系数,只要吸光值有少许改变,浓度就会被放大,从而显得结果很不稳定。只要观察A280的吸光值的变化范围不超过1%,表明结果非常稳定。
二、各种比色法测出的结果并不一致
由于各种方法反应的基团以及显色基团不一,所以同时使用几种方法对同一样品得出的样品浓度无可比性。即使是测定同一样品,同一种比色法选择的标准样品不一致,测试后的浓度也不一致。如用Lowry测试细胞匀浆中的蛋白质,以BSA作标准品,浓度1.34mg/mL,以a球蛋白作标准品,浓度2.64mg/mL。因此,在选择比色法之前,最好是参照要测试的样本的化学构成,寻找化学构成类似的标准蛋白作标准品。
三、比色法定量蛋白质,样品的吸光值太低导致测出的样品浓度与实际的浓度差距较大
比色法定量蛋白质关键问题是,反应后的颜色是有一定的半衰期,所以每种比色法都列出了反应测试时间,所有的样品(包括标准样品),都必须在此时间内测试。时间过长,得到的吸光值变小,换算的浓度值降低。除此,反应温度、溶液pH值等都是影响实验的重要原因。此外,最好是用塑料比色皿。避免使用石英或者玻璃材质的比色杯,因为反应后的颜色会让石英或者玻璃着色,导致样品吸光值不准确。